最近,继三胎政策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针对近年来生育率连续走低,提出延长产假至3年的建议,因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关于职场女性社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从女性的视角来看,女性生孩子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女性生完孩子以后,如何重新回归职场?公司不可能会因为员工休产假而停止运行,则意味着女性职员休产假期间的工作会被其他员工替代,但产假回归后,公司又需要重新为她提供岗位,有时候还要重新进行岗位培训,产后职场女性需要重新选择合适的岗位就业。
职场女性产后回归不应该只是女性独自承担,还需要家庭、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比如企业提供上岗培训,社会福利基金承担资金支持,与此同时,还包括心理层面的支持,需要来自于家庭和丈夫的关爱,因为育儿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

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肯定是需要盈利的,而女性在怀孕、生育和养育期间,企业所负担的用工成本负担也很大。在女员工处于“三期”的特殊时期,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需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特殊时期女员工的管理工作。企业对孕期女员工主动进行关怀和照顾,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HR部门也要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工作,虽然企业是作为经营性质的组织,但除了盈利赚钱外,尊重法律和道德观念、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考验。
因此,女性的生育计划,对企业的盈利方面的损失,同样也需要各方面共同承担,从而实现企业、社会、家庭的平衡。
从政府的层面,人口老龄化加剧,提高生育率也很重要,但保障职场女性劳动权益和企业的利益还需同步提上日程。
比如保障残疾人有残保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1.5%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保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1%以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90%缴纳残保金。此外,还有健全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机制,落实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残疾人学生实习见习补贴、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等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

比如应届生福利,包括不同程度的就业补贴、租房补贴、人才补贴。广州两年内高校毕业生/无户籍要求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或乡镇、村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稳定就业(服务)并参加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可申请到基层就业补贴,补贴标准为3000元/人;南京大学生租房补贴的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学士和高级工每月领取600元,硕士每月领取800元,博士每月领取1000元;杭州就业的硕博研究生一次性生活补助2—3万元,对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80万、60万元购房补贴......
假如三年的产假成立,女性工作状态和上升空间必定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工作的不稳定性增大,核心竞争力变小,更不必说资源累积。于企业而言也是极大的负担,这将可能导致用工不平衡,则女性面临职场压力更大。

因此,保障职场女性的劳动权益是有必要的,例如为女性提供生育保障计划或生育保障金;此外,女性的生育计划,对企业的盈利方面的损失,同样也需要各方面共同承担,例如企业的税收层面,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优惠或减免。当企业、社会和家庭达到平衡,生育率自然也会随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