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广州塔为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冠军全红婵亮灯,本来是非常值得见证的骄傲时刻,年纪最小的14岁运动员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凭“水花消失术”拿到三次全满分,但小邦鉴于疫情期间不宜聚集只能线上同庆,祝福妹妹未来可期。
自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检出9例阳性病例以来,截至8月4日,南京疫情已外溢全国29个城市,传播链已延长到560人,至今仍在在不断延长,而此次南京疫情首先被感染的保洁人员属于外包人员,“保洁外包”因此引发争议,南京机场对保洁人员的防疫管理“失守”是外包模式的问题还是公关说辞?
据小邦了解,在国内外机场中,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属于常规做法,尤其我国机场集团企业性质基本为国企,编制内人员名额有限,非核心业务向外包公司开放,满足机场经营运转需求。机场业务外包除了可以有效避免人员膨胀,还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增强业务专业化水平,常见的外包项目包括后勤保障、设施设备维护、货物装配运输等。
以我国几个大型枢纽机场为例,上海机场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11644776小时,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达到6.8亿元;广州白云机场2020年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14615769小时,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达5.95亿元。
在疫情背景下,民航局强调要坚决落实防控技术指南中有关国际国内航班服务保障人员不得“混流”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对保洁人员的防疫装备也有要求,比如根据国际航线或者国内航线,风险等级不同,保洁人员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橡胶或丁腈手套、一次性鞋/靴套等。
那么,南京禄口机场此次疫情防控流程和管理是否到位?
机场对于外包公司有管理和监督措施的责任,但据财新网引知情人士消息,7月21日江苏省委曾召开正厅级会议,会议提及,冯军在东部机场集团运营中管理不专业,将国际航班与国内航班由原来的分开运营变为统一混合运营,造成境外疫情流入,引发新冠疫情传播。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评论文章《防疫漏洞尽快补》中指出,禄口机场存在监管缺位、管理不专业等问题,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没有落细落实。
吉林机场集团通化机场公司梁贵明曾撰文指出,民航发展前提是确保安全,不管业务如何外包,安全责任没有外包,机场管理机构仍然是第一安全责任人。虽然发包企业对劳务外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只需通过向承包方购买产品或服务就能享受到劳动者的劳动和服务成果,但机场将承包方的保洁劳动成果直接服务于乘客时,基于合同的相对性,机场管理具有对乘客负担起产品与服务安全的责任。因此,小邦以为将南京机场对保洁人员的防疫管理“失守”归结于外包的问题是不客观的。
外包,并非一包了之,发包方买的是“劳务”,核心要素是工作成果。但类似机场、宾馆、商场、银行、车站、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对客户是有安全保障义务的,因此,即使是第三方外包业务人员也应明确管理职责,完善管理措施。
南京机场防疫失控将外包推到风口浪尖,但外包不是公关说辞,更不是责任豁免手段。此前,上海浦东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均出现过首发新冠病例,却没有出现南京禄口机场将疫情传播至多省的情况,由此可见,南京机场德尔塔病毒疫情外溢并不是是外包模式的问题,而是对防疫管控松懈的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