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最开心的事除了放假,当然就是发工资了。近日,人社局发布公布的全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又再度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从人社部官网发布的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来看,14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000元及以上。
据统计,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国最高,达到2590元,深圳为2360元、北京为2320元、广东为2300元。此外,江苏、浙江、河北、天津、山东、四川、重庆、福建、湖北、河南14个地区第一档最低工资标准都达到了2000元及以上。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什么是最低工资?”、“公司给的钱低于这个标准合法吗?”、“最低工资对个人有何影响?”接着往下看看!
什么是最低工资?
01
最低工资
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02
最低工资标准
包括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应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工资、奖金、补贴等各项收入。
03
具体项目包含
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技能工资等;
奖金: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及其他奖金;
补贴:包括自1979年以来历次实行的各种价格补贴及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洗理卫生费等。
私营企业、雇工个体工商户等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性货币收入。
04
用人人单位支付劳动者薪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违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最低工资规定》(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若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反映,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最低工资调整对我们有何影响?
01
劳动者加班费
劳动者加班费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加班工资的最低计算基数也要相应提高。
02
试用期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03
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04
失业补偿金
根据相关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10年的,按最低工资标准的70%发放;满10年及其以上的,按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最低工资上调后,失业员工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也会相应增长。
05
停工停产工资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当向职工发放生活费,且不低于最低工资的80%。
06
医疗期工资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素材来源:网络